通过“两个首次”提升监督实效
推动清河门唢呐非遗文化传承与保护
清河门唢呐是阜新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我清河门民族文化艺术瑰宝。全面增强文化软实力,促进全面振兴新突破,近日,清河门区人大常委会对该项非遗文化传承与保护开展专题调研。
此次调研,清河门区人大大兴务实之风,创新调研方式,提升监督实效,通过“两个首次”提升监督实效,推动非遗文化传承与保护。一是首次采取特邀非遗传承人参与调研的方式,拓宽民意反映渠道,切实把群众声音“真实兜上来”。调研组与非遗传承人面对面交流互动,深入走访调查、实地察看,充分听取基层呼声,详细了解基层状况,就如何推动非遗文化传承与保护工作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践行履职为民情怀。二是首次采用“三会合开”的形式,督办代表建议落实,切实把群众意愿“全面落下去”。调研组将座谈会、督办会、协调会合并召开。围绕搭建平台、非遗保护,广泛听取有关各方意见,深入商讨推动非遗保护对策;督促相关代表建议在期限内高质量结办,推进解决代表建议办理中遇到的问题;协调主办部门和协办部门,就推动非遗办公用房交付使用等具体问题落实,兑现对人民的承诺。
调研组强调,要进一步做好唢呐古件文物的收藏和保护,重视传承人培养,创造条件为唢呐艺术表演和传续提供平台和机会,为传承保护唢呐非遗文化,讲好清河文化故事贡献人大力量。(刘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