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立法工作   监督工作 重大事项决定 选举任免 代表工作
通知公告:
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当前位置:首页 > 理论园地 发布时间:2007/02/01 04:46:00
来源:  单位:  发布人:
                  强玉杰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求全党努力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美好的和谐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社会和谐,这是新世纪新阶段的战略举措。构建和谐社会的主体是广大的人民群众,而各级人大代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中坚力量,又是各条战线上的代表人物,他们同广大人民群众保持着最广泛的联系,在表达社会各方面利益上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充分发挥好人大代表的作用,依法提高履职能力和水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基础工作,直接影响构建和谐社会的成效。
  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知情督政作用,畅通社情民意,反映人民所求。建立畅通、公正、规范、反映社情民意和表达社会利益的机制,保证人民群众的意愿能够得到及时如实反映,利益诉求能够充分有序地表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基。而保证这一机制完善并有效运转,首先就必须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通过人大代表充分反映人民意愿、维护人民利益、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渠道。目前,我国有各级人大代表280多万人,他们来自各个民族,分布在各个地方,工作在各行各业,植根于人民群众之中,具有广泛的代表性。这280多万各级人大代表,既是各级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又是各级国家机关联系人民群众的重要纽带,这就能保证我们的国家政权始终不脱离人民,就能保证我们党和国家作出的决策,能够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统筹兼顾好各方面群众的利益。所以,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应该认真组织好人大代表了解下情吃透上情。在闭会期间,通过开展专题调研、视察和执法检查告等活动,组织代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体察民情,了解民意,广泛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呼声,为督政履职掌握第一手资料。人大代表来自于民,受命于民,其首要职责就是如实反映人民群众的心声。把在闭会期间的调查、视察和执法检查中所了解掌握的社情民意,形成真知灼见,通过各种形式反映上来。把自己深入基层了解到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通过会议审议发言和提出议案、建议等方式如实反映上来。使党和政府真正了解社情民意,了解人民群众的所求。各级人大代表要认真履行职责,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及时反映民意,积极参与管理国家事务,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积极贡献。
  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的桥梁纽带作用,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面临着“人民内部物质利益矛盾”、“社会保障”、“贫富差距”、“三农问题”、“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等等诸多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我们要保持清醒头脑,居安思危,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不断促进和谐。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促进和谐,事关全局。处理化解社会矛盾,其实质就是做好群众工作,这是人大代表开展工作的优势,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作。因此,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要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为党同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的桥梁纽带作用,从关心群众利益入手,认真做好群众工作。一要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当一方代表、做一方表率、为一方人民、助一方发展、保一方平安。二要教育引导群众顾全大局。要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来自群众,服务群众的优势,主动向群众宣传人大制度,宣传法律,提高群众知法守法和依法办事的自觉性。教育引导群众正确看待形势,正确认识大局,正确对待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无论什么时候、什么情况,都必须通过法律程序表达自己的所求。三要及时合理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要把人民群众最关心、最关注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作为工作重点,协同广大基层组织协调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通过协调,依法及时合理地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
  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的模范带头作用,凝聚民心,增强社会创造活力。音律和谐,令人身心愉悦;社会和谐,成就千秋伟业。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凝聚人心,形成工作合力,而人大代表是人民选举,代表人民行使权力的,人大代表是来自各行各业的精英,他们熟悉民情,了解民意,为群众所信赖。代表职务的这一特点,决定人大代表是构建和谐社会人才补给和动力之源,在构建和谐社会中人大代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各级人大代表在日常工作和社会生活中,必须给群众带好头,模范地遵守宪法和法律,自觉接受选民和选举单位的监督,认真执行代表职务,发挥好代表作用,就能够在周围产生较强的带动效应,以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信服和拥护。特别是担任各级领导干部的人大代表,更能以其模范的实践在一个地区或一个单位的和谐社会建设中的示范作用。构建和谐社会面临许多矛盾和问题,关键还是加快发展。必须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发展是基础,是根本,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也是解决各种矛盾的总钥匙。人大代表要充分发挥致富济困的带头作用,团结和引领周边群众共同奔小康。各级人大代表应该充分意识到自己的政治身份和政治责任,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征程中,各级人大代表团结带领亿万人民,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完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最终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和谐、人民幸福。
人大的“三农”工作大有可为
老百姓能看明白的政府收支“新账本”
友情链接
阜新新网 沈阳人大 大连人大 人民代表网 北京人大 上海人大 深圳人大 重庆人大
 

主办单位:阜新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  辽ICP备08101333号-1
技术支持:阜新市大数据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