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瑛 最近,中央召开了十七届五中全会,辽宁省委、阜新市委相继召开了十届十一次全会,分别审议并通过了国家、省和市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建议”。上述“建议”,不仅对制定十二五规划有重要指导意义,还必将对十二五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从总体上把握中央和省、市委三级全会的基本精神呢? 我认为,把握三级全会基本精神,应重点应抓住八个问题,具体在深刻理解“方位”、“主题”、“主线”、“目标”、“任务”、“民生”、“文化”、“改革”等十六个字上狠下功夫。 一、方位,即十二五时期所处的历史方位。 中央的“建议”指出: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是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省委的“建议”指出: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市委的“建议”指出:十二五时期是阜新优势发挥作用的凸显期,是承接产业转移和项目建设的高峰期,是经济增长的提速期,是人民享受发展成果的普惠期。 二、 主题,即十二五规划的主题。 中央的“建议”把科学发展确定为十二五规划的主题。省委和市委的“建议”把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确定为十二五规划的主题。 三、 主线,即十二五规划的主线。 中央的“建议”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确定为十二五规划的主线。省委的“建议”把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社会管理模式转型确定为十二五规划的主线。市委的“建议”把创建全国资源型城市转型示范市确定为十二五规划的主线。 四、 目标,即十二五规划的目标。 中央的“建议”对十二五时期确定了包括经济发展、结构调整、居民收入、社会建设和改革开放在内的五大目标。省委的“建议”确定了十二五时期要实现两大总体目标和四项具体目标。两大总体目标,一是基本实现辽宁老工业基地的全面振兴;二是总体发展水平进入东部沿海发达省份行列。四项具体目标是:经济综合实力、人民生活水平、生态环境质量、社会文明都要再上新台阶。市委的“建议”确定十二五时期要实现三大目标,即创建全国资源型转型示范市取得重大进展;主要经济指标高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五、 任务,即十二五规划的任务。 中央“建议”对十二五时期确定了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发展社会事业与改善民生,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三大任务。省委提出十二五的重点任务是实现“三个转型”,即一是实现以转变方式调结构为重点的经济转型;二是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转型;三是以消除体制障为重点的体制转型。市委的“建议”提出十二五要实施五大战略,完成五项历史任务。即一是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加快推进三次产业协调发展;二是实施改革开放战略,为跨越发展提供动力和活力;三是实施城市化战略,提高城乡建设水平;四是实施人才和科技支撑战略,为实现转型振兴和跨越发展提供人才和科技保障;五是实施文化兴市战略,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和社会管理创新。 六、民生,即十二五时期要“保障和改善民生”。 中央的“建议”重点强调两项工作: 一是改 革收入分配制度,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 重;二是加快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省、市委的“建议”共同强调,要通过扩大就业、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创新社会管理、提高生态文明水平来改善民生。市委的“建议”还强调要通过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百万农民增收致富工程、城市保障性住房和农村危房改造工程来保障民生。 七、 文化,即十二五期间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中央的“建议”提出十二五时期文化建设要完成三大任务,即一是提高全民族的文明素质;二是推进文化创新;三是繁荣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省委的“建议”提出从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两个方面加强文化强省建设。市委的“建议”强调,要弘扬以“创业、创新、创优”为核心的阜新精神,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工程,繁荣富有鲜明特色的阜新文化。 八、 改革,即十二五时期要全面推进各个领域的改革。 中央的“建议”强调要重视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强调改革的先后顺序是:大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快推进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的改革。明确提出十二五时期要重点抓好六个方面的改革,即坚持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加快税收体制改革;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要素市场改革;加快社会体制改革。省委的“建议”强调要从深化行政体制改革、财政金融改革、农村领域改革、社会事业体制改革等方面推进十二五时期的改革。市委的“建议”强调十二五时期要大力推进土地制度改革;深化企业配套改革和调整重组;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加快金融改革;加快政府转型。三级全会如此强调改革,这在过去的五年规划中是很少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