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全面振兴新突破 书写代表履职新篇章
——2023年人大工作系列报道之代表工作篇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打赢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的首战之年。一年来,市人大常委会紧扣服务全面振兴新突破,持续加强代表工作能力建设,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主体作用,践行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不断推动新时代代表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助力全面振兴新突破首战告捷书写了一份收获满满的答卷。
强化学习培训 提升代表履职能力
人大代表的履职能力关系着人大工作的整体质量。一年来,市人大常委会分2批组织常委会委员和代表小组长共60人到全国人大培训中心进行专题培训。11月初,2次召开专题会议,采取以会代训的方式对提高代表建议提出质量进行专题培训,代表履职能力不断提高。
市人大常委会印发了代表小组活动指导意见,为每个代表小组发放学习材料、购买培训书籍。各代表小组制定学习计划,每季度开展一次集中学习活动,加强政治理论、法律知识、履职基本知识的学习,代表履职素养明显提高。
充分利用辽宁人大代表履职信息化平台,人大代表及时了解人大工作情况。围绕代表如何在闭会期间履好职、行好权,在信息化平台“代表学习”栏目刊登相关学习资料20期,供大家学习参阅。
深化主题实践活动 服务全面振兴新突破
“市委有号召,人大必行动”,是市人大常委会依法履职尽责首要遵循的工作原则。年初以来,组织市人大代表积极投身到服务全面振兴新突破活动中,结合实际制定实施《关于开展“服务全面振兴新突破—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方案》,组织代表进企业、进基层、进工作室,在项目建设、招商引资、优化营商环境、增进民生福祉等方面出谋划策、助力突破攻坚。
将3月份确定为代表集中调研月,由常委会4名副主任亲自带队开展调研,从体制机制、瓶颈梗阻、重点难点问题方面查找短板,提出意见建议,形成一批有深度的调研报告,推动相关工作的深入开展。组织全市5000余名各级人大代表走进工作室,面对面接待群众、征求社情民意,协调化解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协调各县区人大常委会通过专题调研、视察和执法检查,加大监督力度,在助力三年攻坚行动中贡献人大力量。组织代表深入所联系企业收集问题及建议123件,及时转交市服务企业运行机制办公室进行办理, 在产业项目合作、融资贷款、人才招聘、供水供电、证照办理等方面发挥协调作用,助企纾困解难、促进高质量发展。
搭建平台载体 激发代表履职活力
市人大常委会持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为代表依法履职搭建平台载体,重新构建了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代表网络,46名常委会组成人员定向联系204名基层代表,形成常态化工作机制。践行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邀请52名市人大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组织360余人次市人大代表参加常委会和专委会的视察、执法检查和专题调研活动,组织65人次全国、省、市人大代表参加“一府一委两院”的相关活动,保证代表知情权、参与权。
组织代表小组围绕“八大攻坚战”、生态环境建设、文明城市创建、民生改善等工作深入调查研究,形成高质量调研报告,提出建设性意见建议。组织部分全国、省、市人大代表深入到彰武县大四家子村开展“学雷锋、做雷锋式代表“活动,为农民群众进行健康检查,举办农业技术讲座,现场解答农民群众遇到的技术难题。
举办乒乓球赛、摄影展等活动,展现代表风采、激发履职活力。
抓实“两个高质量” 增强建议办理实效
按照代表建议“高质量提出、高质量办理”的要求,市人大常委会在代表建议形成和提交的过程中,设置“会前、会中、会后”三道审核防线,由代表小组、代表团、代表工委、相关专委会、议案组分设五道关口进行逐层审核,切实把好代表建议政治关、质量关,经过会前精准服务、精心指导和严格把关,代表建议的提出质量明显提升。
在市人代会闭会后,市人大常委会及时召开交办会议,将124件建议向“一府两院”统一交办,提出要求,跟踪督办。
持续深化主任会议成员和专门委员会重点建议督办工作,2次召开建议办理推进会,单月调度建议办理情况,对代表反馈不满意3件建议,督促承办部门再次办理并重新答复。10月份,组织代表视察建议办理情况,在常委会会议上听取市政府关于代表建议办理情况的报告,对办理工作提出意见建议,督促政府办理到位、落实到位。今年由市政府、市中级人民法院和市人民检察院承办的代表建议已全部办复,代表满意率100%。
紧盯民生实事 助推项目落地惠民
近年来。市人大常委会全力打造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阜新样本,12月19日,我市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工作在全国人大视频会议上介绍经验,得到充分肯定。
为做好2023年民生实事项目征集工作,组织代表深入基层广泛征集项目线索,共征集项目线索129条,为形成2023年民生实事候选项目提供了重要参考。
市人大常委会在总结前两年民生实事代表票决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制定出台了《阜新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开展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工作办法》,为深化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
为把民生实事项目监督工作做实做好,年初,市人大常委会成立4个监督小组,聘请10名市人大代表担任民生实事项目监督员,各监督小组采取“四不两直”方式,深入到10个项目施工现场进行实地督办,将发现的问题拍成专题片在主任会议上播放,听取实事项目进展情况并提出意见建议。10月份,常委会组织部分人大代表到项目现场进行视察,听取市政府关于民生实事项目实施情况的报告并开展专题询问,针对代表所提问题承办部门当场作答,通过一问一答、继续督办等方式,推进“康养医育示范工程项目、人民桥改造项目、维修城乡校舍项目”等实事项目落地惠民。
“振兴突破正当时,奋力攻坚再出发。我们要以更加富有成效的代表履职,引导代表为全面振兴新突破献策出力、发挥作用,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聚焦全面振兴新突破汇聚人大代表的智慧和力量,全面助力打好三年行动攻坚之年攻坚之战。”市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