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新市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
关于市本级2024年财政决算草案审查结果的报告
——2025年8月15日在阜新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五次会议上
阜新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根据《监督法》、《预算法》及《辽宁省预算审查监督条例》有关规定,市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听取了市财政局《关于阜新市2024年财政决算的报告》和市审计局《关于阜新市本级2024年财政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在常委会预算工作委员会预先审查的基础上,结合审计工作报告,对市本级2024年财政决算草案进行了初步审查。现将审查结果报告如下:
财政经济委员会认为,2024年,市政府及其财政部门全面贯彻落实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要求,认真执行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各项决议决定,更加有力有效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依法依规组织收入,加大资金统筹力度,防范化解财政各类风险,坚决兜牢基层“三保”底线,保障了全市经济社会平稳运行,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良好。财政经济委员会建议市人大常委会批准市政府提出的市本级2024年财政决算草案。
同时,财政经济委员会认为,2024年市本级决算草案报告和审计工作报告也反映出在预算决算编制、预算执行和财政管理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是:财源建设还需加大力度,财政收入质量有待提高;基层“三保”和债务还本付息等刚性支出压力较大;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任务较重。对此要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为进一步做好财政管理工作,财政经济委员会建议:
(一)进一步规范预算决算编报。推动零基预算改革走深走实,防止支出安排固化,增强预算的完整性、精准性和可执行性,加强重点领域资金保障,做实做细预算项目,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坚持预算法定原则,落实主体责任,强化预算约束,提高依法理财水平。落实党政机关过紧日子要求,完善节约型财政保障机制,从紧安排必要支出,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关键处,持续提升预算绩效管理效能。
(二)全力推进财源建设。加强财源建设,规范非税收入管理,持续提高税收收入占比,促进财政收入“量增质优”。积极支持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多措并举支持民营经济,大力支持重点园区、骨干税源企业发展和重点产业链招商,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强部门间协同配合,积极向上争取国家、省资金和政策的支持,为我市项目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三)有效防范化解财政风险。坚持底线思维,健全对地方债务、财政运行等风险的监测、预警、处置机制,科学研判、综合施策。密切跟踪监测财政收支运行,强化“三保”在财政支出中的优先顺序,兜实兜牢基层“三保”底线。健全专项债券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使融资规模与项目收益平衡,确保债券到期本息按时足额偿付。加强政府隐性债务监管,健全化债长效机制,积极有效化解隐性债务存量,坚决遏制新增隐性债务。
(四)充分发挥审计监督作用。切实做好审计整改“下半篇文章”,压实整改主体责任,督促整改责任部门加强管理,堵塞漏洞,健全整改长效机制,对违法违规问题严肃追责问责。加强审计成果运用,强化各类监督贯通协同,提高审计效能,更好发挥审计“治已病、防未病”的作用。
以上报告,请于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