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民履职 为民发声 为民服务
——记市人大代表、市公共文化服务中心群众艺术馆辅导干部王月丽
“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就必须不负重托,履行好代表职责,为群众发心声、做实事。”日前,记者走近市人大代表、市公共文化服务中心群众艺术馆辅导干部王月丽,也真切体会到她身为人大代表的这句铮铮誓言。
作为一名基层群文工作者,王月丽有着十多年的群众文化一线工作经历,参与创作、组织的群文作品多次获得市级、省级乃至全国各类奖项。同时,在工作中,因为多与群众打交道,她对群众有着格外深厚的感情。被选为人大代表的那一刻令她无限欣喜,因为这样,她有了为更多群众服务的更广阔的平台了!
履职过程中,王月丽时常扎进社区倾听群众呼声,深入调研群众“急难愁盼”之事,仅三年间就提交代表建议20余件。其中,她针对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农业单产提升等热点问题开展广泛而深入的调研工作,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三轮车治理、病虫害防治等具体可行的建议,得到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并在实际工作中进行推动。她从城西社区居民处了解到,因老年人居多,社区急需一批休闲座椅,就一面把这一问题以建议形式上报相关部门,一面自掏腰包购买休闲座椅,及时回应群众关切。
在调研过程中,除了广泛深入听取群众意见,王月丽还能细心观察并发现一些攸关民生的细节问题。在走街串巷中,她发现住宅小区有楼外飞线、电瓶车楼道充电的现象,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经过深思熟虑,提出《建议在小区建立固定充电车棚解决充电安全问题》的建议,促成了全市大范围充电桩车棚的建设,解决了老百姓电瓶车充电难、隐患多的问题。
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是人大代表的初心职责;关切群众的冷暖安康,是人大代表的为民基点。履职之外,夏送清凉、冬送温暖成为王月丽的工作常态。针对社区内的残疾人困难家庭,她联合所在单位党支部、所属民进组织、社会公益组织和当地社区居委会一同走访、探望,并由此形成多方联动服务送温暖机制。她发挥自身特长为所在街道、社区编排微党课节目,丰富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同时成为困难群众的“倾听筒”。当得知社区内一些单亲家庭的孩子存在心理问题,她就组织开展“手拉手”结对子行动,每年为孩子进行心理疏导,并送去暖心慰问物资。
小果就是这样一个孩子:父亲去世,母亲离家出走,孩子从小跟着爷爷奶奶生活。特殊的家庭状况导致孩子性格孤僻,甚至出现自闭倾向。王月丽和她建立帮扶对子,带着自己的孩子和她交朋友。在长达四年的帮扶中,小果有了自信,走出了家庭阴影,并顺利进入学校读书。
王月丽的人大代表履职之路,是一条充满温情的奉献之路。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人大代表的初心和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