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他是“拓荒牛”,肩负重任,心无旁骛,苦也向前,累也向前;有人说他是“老黄牛”,踏踏实实,埋头苦干,任劳任怨,一丝不苟;有人说他是农业科技田野里的“孺子牛”,不仅身体负重,精神也要负责,在奋斗和奉献中任劳任怨;有人说创阜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领头牛”——奋斗在前,奉献在前,冲锋在前,没有翻不过的“火焰山”。 他就是张智源,今年59岁,曾获得MBA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和高级经济师职称,现任阜新市海州区韩家店镇西荒村党委书记和村委会主任、华西企业集团公司总经理。他是辽宁省人大代表、阜新市人大代表,辽宁省乡镇企业协会副会长,辽宁省乡村发展协会常务理事,曾获得国家民政部授予的“全国优秀村主任”、国家农业部授予的“全国科技进步先进个人”等称号,曾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阜新市十佳党员标兵。
不辱使命,做好人民的好代表 “真正的人民公仆在任何时候都不能让人民失望;真正的人大代表也是在任何时候不会让群众失望。”张智源如是说。 在2011年省人代会上,张智源建议,省人大常委会应进一步加强代表培训工作,规范代表履职行为,提高代表履职能力,建议搞一次提高代表履职能力的专题培训;进一步加大代表工作力度,加大对“一府两院”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的督办力度,切实提高建议办理工作的实效性。建议“两院”在加大打击犯罪力度的同时,还应从预防犯罪的角度出发,进一步加强普法工作;在审判实践中,应统一裁量标准。 他通过深入调研提出了关于村办企业明晰产权转制后换发土地证收费过高问题的建议。他说:“随着改革开放深入发展,大量的村办、乡镇企业面临着明晰产权转制为民营企业的境况,原有企业的土地证、房产证均需要换发。但村办企业和乡镇以上企业在换发土地证、房产证的待遇上却不一样。原来的土地证等都是县区政府发的,当时也都交纳了相关的费用。现在转制为民营企业,村办企业的出让金为6万元以上,而乡镇以上企业转制的出让金却只是村办企业出让金的20%,因此,村办企业转制的出让金企业拿不起,有关部门就不给办理相关的手续。这些村办企业都是30多年来的老社队企业,拿现在的政策来办理,并不妥当。建议老村办企业应该享受按乡镇以上企业标准支付出让金的政策照顾。 他以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作了大量的调研,在省、市人代会上,他以“出色的农村工作者”身份,紧紧围绕农业农村农民工作,提出了建议和议案,获得代表们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造福百姓,倾心公益事业 他几十年如一日,扶贫帮困,倾心于公益事业。在西荒村提起张智源,许多人都会历数出这位人大代表为村民、为职工、为百姓做的每一件好事。他的每一次公益行动,都体现了一名人大代表和当代企业家的博大情怀。 随着西荒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张智源不断加大精神文明设施建设投入力度。近年来,西荒村投资160万元,修建了4条柏油路,总里程4.5公里;投资10万元,为村民安装自来水;投资5万元,为村民免费安装了区域网电话400部;投资15万元,为村民免费安装了闭路电视;投资20万元,引进日本进口电脑20台,建成全市第一家农民网络中心;投资150万元,建成全市第一家高标准的农民文化活动中心,包括占地50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以及网球场、篮球场、乒乓球室、图书阅览室等设施;投资30万元组建了全市第一家农民铜管乐队,聘请专业老师进行辅导,培养了45名农民管乐人才。另外,西荒村还成立了电影放映队、老年秧歌队、百人合唱团。这些业余艺术团体活跃在村民中间,使村民的文化生活丰富多彩。2005年,西荒村在村内搞起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凡是70岁以上的老人和有病残的村民,每月都可得到50元的生活补助。西荒村先后出资20万元为10户困难村民新建了住房;每年投入资金4万余元,确保村民子弟受到良好教育。凡是村民子弟考上重点高中和大学,每人奖励500至1000元。连续六年的新春佳节前夕,张智源都为村民每户发放大米100斤,为每户一人缴200元养老保险,并出资在大酒店为村民举办春节联欢会。近年来,他出资20余万元,组织村民免费外出旅游,参观学习。他大力开发农业新项目,建设蔬菜大棚,由村委会统一购置良种并分发到各户。这些做法,有力地鼓舞和调动了村民生产致富的积极性,张智源在群众中也树立了崇高的威信,大家有事愿意跟他说,连孩子有“毛病”也愿意交给他管。村民们交口称赞:“智源不愧为人民的好代表,这才是咱老百姓的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