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州区站前街道的办公室、服务大厅,在辖区的楼苑小区、居民家中、驻地单位里……常常能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她就是市人大代表、站前街道党工委书记王静。
作为人大代表,最重要的便是了解民情、听取民声。十六年的基层工作经验,让王静掌握了不少和群众打交道的“窍门”,也为人大代表依法履职打下坚实基础。
站前街道的办公楼距居民楼不到300米。走在路上,社区居民、小商贩都会热情迎上,和她打招呼、拉家常。
“王阿姨,您最近身体怎么样?听说你们社区最近在排练舞蹈,您参加了吗?”
“当然参加了,我们准备下个月去演出!”王阿姨笑着说。
“关于居家养老,您有啥建议?”
“我们年纪越来越大了,需要更多的帮办服务,特别是遇到突发意外后希望能够得到及时救助。”
……
每次日常走访王静都会在笔记本上认真记录交谈者的想法。回去后,她再及时整理走访中的“随手记”,方便日后反馈和解决问题。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和“常走动”的工作技巧,让她对街道各个社区的情况了如指掌,推动着一件件“关键小事”落到实处。
站前街道人口老龄化比率较高,60岁以上老人达到了17000多人,占常住人口的37.29%。如何让更多的老人享受居家养老服务,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中安享幸福晚年,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王静说,我们街道一直在推进暖心社区建设,建立了三养老联动机制,一是利用日间照料室开展社区养老,二是开展托老所和养老院机构养老,三是志愿团队入户的居家养老。也希望政府在解决资金、技术、人才及场地等问题方面出台更多好政策,让老年人真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
作为一名人大代表、基层工作人员,王静考虑的最多的就是如何将矛盾化解在小区,问题解决在社区,精准帮扶在辖区。近年来,站前街道党工委创新作为,结合辖区特点,开创“路地共建”治理模式,与阜新车务段、铁路党校等8家铁路单位落实“五双五共”机制,构建“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党员中心户”四级组织体系,组建网格党组织62个,推动10个共建单位、500余名党员“入网进格”,挂钩服务小区网格,引领居民积极参与到小区建设中来,积极为小区管理建言献策,小切口带来了辖区群众生活环境的大提升。
去年,王静主动联系辖区内的民键物业为7个小区安装太阳能路灯460盏,为3个小区安装监控设施21个,总计投入20余万元。为破解假期“看护难”问题,王静积极打造“幸福课堂”,在寒暑假开办“职工子女看护班”,组织辖区内的孩子们开展了参观阜新万人坑遗址陈列馆和光伏创新基地以及进军营等一系列教育活动,解决了家长们的后顾之忧。为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创新“12355”志愿服务模式,成立“五色彩衣”志愿服务队,开展志愿服务50余次,为基层治理注入了新活力。
缺少休闲桌椅、没有公共储物空间、背街小巷道路破损……这些看似“鸡毛蒜皮”的小事也都是王静的心头大事。“人大代表来自人民、代表人民、服务人民。能够为人民群众办一些实事是我最开心的事。我将不负人民期盼和组织厚望,当好人民群众的‘代言人’,履行好职责,把人民群众的意愿带上去,从细微处着手,用心为民办实事,努力让辖区群众更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王静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