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立法工作   监督工作 重大事项决定 选举任免 代表工作
通知公告:
特别记述:王秀英在“代表通道”答记者问实录
当前位置:首页 > 代表工作 发布时间:2025/04/29 01:37:00
来源:  单位:  发布人:
 

特别记述:王秀英在“代表通道”答记者问实录

 

 

311日,全国人大代表、辽宁省阜新市彰武县农经总站高级农艺师王秀英走上全国人代会代表通道,面对中内外媒体生动讲述阜新光伏治沙实践故事,宣传推介我市光伏+农业模式治沙经验。

 

代表通道答记者问实录

 

  :王秀英代表您好,您来自辽宁彰武,那儿是我国治沙的前沿之一。您长期从事沙化耕地治理,可以讲讲是如何留住水、含住沙、保良田的吗?

王秀英:感谢您的提问。大家好!我是一名来自辽宁省阜新市彰武县的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在沙化耕地治理及农业技术推广方面一干就是30年。

我的家乡地处辽宁省西北部,科尔沁沙地南部,是农牧交错带上的典型生态脆弱区。新中国成立之初,沙化土地占全县总面积的96%,大风带着沙子一个多小时就能刮到沈阳城。那时候,我们家乡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无风三尺土,有风日打灯,说的是风沙弥漫,白天也需要点灯。就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1952年新中国第一个防沙治沙的科研机构设在了彰武县。在我67岁的时候,就开始跟着父母和哥哥上山栽树,到现在我依然清晰记得风沙打到脸上生疼,刮进嘴里没法吃饭的感觉。几十年来,一代代彰武人在号称八百里瀚海的沙窝子,探索出了中国三大治沙法之一的灌木综合治沙法,开创了樟子松人工治沙的先河,并为全国荒漠化治理提供了彰武方案

我现在是家乡的一名高级农艺师。我们探索实施了以树挡沙、以草固沙、以水含沙、以光锁沙等一系列综合治理模式,目前全县沙化土地面积从500多万亩减少到不到200万亩,三北防护林带向科尔沁沙地的腹地推进了13公里,平均风速从50年代的每秒3.4米降为现在的每秒1.9米。有效阻挡了科尔沁沙地南侵的脚步,守护了辽宁乃至京津冀的生态安全。

治沙的同时,我们也没有忘记致富。彰武这嘎达呀,沙地多,适合种植花生、地瓜这类地下果实的无茬作物,但连年种植会加快土地沙漠化的进程。为了改变这一局面,我走遍了彰武北部沙化严重的各个乡镇,老百姓们一开始都不理解,不种花生、地瓜,种玉米、豆子,风沙一打出苗难,保苗更难,收成能行吗?后来,我们依托耕地轮作”“光伏治沙等项目,综合运用多种技术,用实实在在的产量为乡亲们送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我们团队承担的全国首批玉米单产提升工程项目示范区,硬是在沙地上种出了连续两年亩产超过2000斤玉米的吨粮田,逐步实现了祖祖辈辈所期盼的沙地变良田的梦想。

2023年,党中央提出打响科尔沁沙地歼灭战,也是在这一年,我光荣地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经过认真调研,我提出了关于开展光伏治沙生态修复治理试点的建议,得到了相关部委的采纳。我们谋划了省级科尔沁沙地南缘系统治理示范带,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和柳河沿河沙地综合治理两个示范区,逐步实现了留住水、含住沙、保良田、护生态的治理目标。去年秋天,村民们把丰收节的舞台搬到了大丰收的玉米地里,我同样身在其中,真切地看到了乡亲们脸上洋溢着的喜悦,感受到绿色发展给乡亲们带来的实实在在的收获。谢谢!


市十七届人大代表第三届乒乓球赛收官 激发活力展风...
友情链接
沈阳人大 大连人大 北京人大 上海人大 深圳人大 重庆人大
 

主办单位:阜新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  辽ICP备08101333号-1
技术支持:阜新市大数据管理中心